一汽马自达和奔腾待遇
2023-02-06
3人读过
一、好消息!一汽马自达终于独立了
熟悉马自达的朋友们都知道,马自达在国内有两家合资公司——长安马自达与一汽马自达。但很少有人知道,真正合资生产的公司只有长安马自达一家,一汽马自达实际只是一家销售公司,并不负责生产,产品都是由一汽轿车代工的。不过,这个局面即将被打破。
2020年4月,一汽集团完成对一汽轿车与一汽解放的资产置换,一汽轿车正式更名为一汽解放,主营业务也变更为商用车。与此同时,一汽轿车原旗下两大乘用车品牌一汽奔腾和一汽马自达全部置出,与日本马自达合作主体也由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变更为一汽集团公司,一汽集团将持有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60%的股份。
从此之后,一汽马自达就直接由一汽集团直管,正式升级为与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等同级别的合资公司,享受同等待遇。这对于已经成立15年还坚持“小而美”的一汽马自达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2003年,马自达与一汽轿车正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一汽轿车生产体系内投产了第一代马自达6,开启了在中国的“技术换市场”之旅。但因为只引进了马自达的技术,并不是直接的产品,那时候的马自达6车身铭牌印的还是“红旗”字样。
2005年,一汽轿车与马自达共同出资建立了马自达在华的第一个合资企业——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一汽马自达。因为只是合资销售公司,一汽马自达所有车型的中文尾标都是“一汽轿车”,行驶证所标注的生产厂家也是“一汽轿车”。至今还有人因此怀疑老马自达6是“换标”、“**”*,闹出过不少乌龙。
在随后的十多年间,马自达为一汽轿车和一汽马自达的销售渠道带来了马自达6、马自达8和马自达CX-4等一系列车型。一汽轿车也借助于与马自达的合作关系,成功拿到了马自达最为先进的技术,诞生了奔腾品牌。
然而,从属于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不仅让一汽马自达受到资本市场的掣肘,在一汽集团内获得的资源扶持也不能与一汽-大众等企业相比。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持续为奔腾品牌输血,一汽马自达的发展难度可想而知。
2012年,在长安福**自达正式转变为长安马自达后,马自达在国内终于拥有了能够实现整车生产与销售的完整合资企业,在华的合作重心也开始偏转,先后推出了新一代马自达3、马自达CX-5等热门车型,即将上市的CX-30也落户长安马自达。相比之下,一汽马自达的产品投放明显变缓,最近的全新车型还是四年前的中国特供版CX-4,去年换代的阿特兹也没有多少变化,比改款还敷衍。
好在,随着一汽马自达正式升级为合资车企,一汽集团的马自达事业部也正式成立,未来一汽马自达在资源和经营决策方面都将变得更加自主,生产品质管控也将更加直接有力,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不过,摆在一汽马自达面前的首要问题是——马自达此前宣布“闭关”,进入产品投放的停滞期,在2023年之前将不会推出全新车型,只会推出一系列的年度款以及小改款车型。虽然这对于一直有些特立独行的马自达来说不算什么新鲜事,但升级后的一汽马自达要如何依靠现有的阿特兹和CX-4度过这段空窗期呢?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二、大家觉得沈飞和一汽轿车以及一汽技术中心这三个比较哪个好,如果拍个先后呢,本科机械
沈飞是做飞机的,属于国家军工企业,工人本科生待遇都不错,工作相对轻松。一汽轿车,分一汽马自达(合资)和一汽奔腾(自主品牌)两部分,在自主品牌的车企中待遇算不错的,不是很累。
一汽技术中心,与一汽轿车在一起办公,为一汽轿车和一汽集团做车型前期开发和技术支持服务,待遇比一汽轿车稍高些。
三、最近招了工作,是销售一汽奔腾汽车,也不知道一汽奔腾汽车怎么样,好不好,求各位说说。
奔腾系列轿车是目前一汽奔腾品牌下唯一的产品,06年8月18日正式上市。该车基新mazda6基础进行适应性开发,是一汽集团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实践自主创新的众多整车项目之一。奔腾整车风格在原型车mazda6基础上更加强调了商务用车形象,以针对与mazda6不同的购车市常奔腾轿车项目历时三年多,项目期间,奔腾先后进行了寒带高寒、沙漠高原、高环强化等一系列条件苛刻的检验、检测,各种路况试验累计行程300万公里。
和原型车马自达6一样,奔腾系列轿车分为2.3、2.0两个车型,全部产品和马自达6共线生产,两车在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关键部分完全共用。
外观是奔腾与马自达6最主要的区别之一。由于为避免和马自达6自相残杀而在开发之初就偏向于商务用车的定位,让奔腾在外观上不能太过于个性以及家庭化,由此,奔腾在保留马自达6底盘的基础上对外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摒弃了轿跑车惯用的曲线,意大利设计师主要以直线作为奔腾的外观元素,从风格定位上来说奔腾算是成功的,它已经完全抛弃了马自达6的运动车风格,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派的外观。
外形的改变让奔腾的尺寸较马自达6略有增加,4705mm*1782mm*1465mm的尺寸比马自达6分别长35mm、宽2mm、高30mm。外形、尺寸变化中,对奔腾来说最有意义的是车体高度的增加和c柱形状的改变。整体高度的增加让奔腾具有比原型车马自达6更好的前排头部空间;区别于马自达6倾斜度过大的c柱,奔腾车顶经c柱到尾箱的过渡线条要更加向上隆起(从后车门的门框也可看出),这样的设计可以改善后排乘客的头部空间,而奔腾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与外观独具风格的改变不同,奔腾的内饰设计残留有过多马自达风格的痕迹。坐在奔腾的驾驶席上,眼前许多东西都似曾相识(更准确地说是和马自达6一模一样)。仪表板、方向盘、变速杆、空调单元、音响单元、门窗控制、多功能显示屏……除了前面板空调出风口的形状由方形变为圆形、位置由显示屏下挪到了显示屏上,坐在奔腾内的感觉俨然就是坐进了马自达6。
外观的表象也反映出了一汽在车内电气研发中的尴尬局面由于自身实力不够强,奔腾在音响单元、空调单元等方面只能依附于合资厂商,与这些车内电气单元成套的控制部分也就难以实现设计上的更改直接结果就是奔腾车内有过多控制部件只能沿用马自达6的设计。
价格差距来自于零配件供应环节;与马6共线生产保证装配质量。与马自达6区别的地方正是奔腾轿车得以降低成本和售价的地方。在生产线上,可以看到奔腾和马自达6在前后悬挂、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等方面完全一样,车身结构(包括焊点)也和马自达6基本一致,仅在外形上存在区别。可以这样说,奔腾的操控性、舒适性、车体结构安全性上和马自达6的品质是相同的。
奔腾和马自达6在前后悬挂、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等方面完全一样,车身结构(包括焊点)也和马自达6基本一致,仅在外形上存在区别。可以这样说,奔腾的操控性、舒适性、车体结构安全性上和马自达6的品质是相同的。
奔腾的低价格主要来自于配套零部件的成本降低。很明显的一点,一些相同部件奔腾和马自达6则选择了不同的供货商,比如手刹总成。相同外形、结构的手刹总成,奔腾的供货商为国内“富奥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而马自达6则采用了进口零件;奔腾采用全国产座椅,而马自达6则采用进口总成;车灯奔腾供货商为长春海拉车灯有限公司,马自达6为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当然,部分车内部件奔腾与马自达6采用了相同供货商提供的产品。比如中央扶手总成等(所以奔腾中央扶手包括杯架在内的做工与m6不相上下)。
奔腾的后车灯来自长春海拉,马自达6来自上海小糸;玻璃都来自于福耀。
虽然对奔腾与马自达6零配件供货商的区别没有完全掌握,但我们已经能够明白奔腾为什么具有定出更低价格的实力,零配件供应是最主要因素。虽然选择不同的供应商奔腾得以降低制造成本,但国产零部件的质量和做工确实和进口零部件存在差距,目前来看,这些差距主要存在于表面,只要仔细看,手刹总成的做工国产件就没有进口件精细;而国产座椅总成套件也多会有一些小问题(比如头枕卡子)。
奔腾的手刹总成来自于长春富奥、马自达6则是进口件;国产座椅和进口座椅在细微之处的做工和小零件的质量上还是有一定差距。
在装配质量上,由于与马自达6共产,为两车进行装配的都是同一批工人,所以奔腾的装配质量和马自达6是完全一致的。
奔腾系列轿车的2.3、2.0车型全部使用5速手自一体变速器。2.3升l3发动机最大功率120kw/6500rpm、最大扭矩204n.m/4000rpm,动力参数与马自达6一致;2.0升lf发动机最大功率108kw/6000rpm、最大扭矩183n.m/4400rpm,在修改控制程序后,其动力参数与马自达6略微存在差异(最大功率对应转速减少500rpm、最大扭矩对应转速赠加400rpm),发动机最大发力点较使用相同型号发动机的马自达6 2.0车型更加靠后。
除了发动机盖上的一汽标志,奔腾发动机舱的布置和设备与马自达6一模一样。虽然缺少了自主品牌的“自主发言权”,但使用其它厂商提供的现有成熟技术,客观上保证了奔腾轿车的核心质量。
以马自达6为原型的奔腾轿车将马自达6的所有配置完全移植,主要系统和模块与马自达6共用,在此技术上,奔腾轿车另行添加了诸如座椅加热、车内电源、遮阳帘、倒车雷达、罗盘、自动防眩目后视镜、gps系统等国内多数消费者比较看重的装备,以求达到比合资车更适合国内市场的目的。在车体适应性改进上,奔腾在欧洲设计时增加了33千克车体重量,这些重量全部被应用于安全性的再加强。在高成本投入的nvh(国际汽车界制定的一项新标准,简称为nvh标准,即噪音(noise)、震荡(vibration)、平稳(harshness)三项标准,通俗称为乘坐轿车的“舒适性标准”)项目中,奔腾轿车的匀速行驶噪声指标也要有优于竞争对手以及原型车马自达6。
性价比超过马自达6,国产零件细致做工是努力方向
可以说,奔腾与马自达6的区别仅在于“表皮”,之间的差距仅为奔腾内饰看得见部分的做工没有马自达6精致、用料档次存在差别。而作为一部轿车的核心部分,车体结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底盘等,奔腾和马自达6没有太大区别。如此一来,低价格加上马自达6的核心技术,让奔腾的性价比超过了马自达6,也超过了雅阁、帕萨特领驭等马自达6的竞争对手。
在为奔腾15.18至20.88万元的低价格上市感到惊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奔腾尚待改进、完善的部分。其一就是国产零部件的做工不够细腻,为车辆档次的塑造脱了后退。其次是售后维修、服务网络有待健全。以北京为例,首批授权的奔腾经销商只有两家,消费者购车后的维修、保养便捷性显然要落后于4s店更多、网络建设更健全的合资品牌产品。最后则是厂家针对家用车市场的重视,由于15.18至20.88万元的价格区间让奔腾在商务定位进军市场的同时,在价格上还挤占了速腾、马自达3、civic等家用轿车市场,单纯的商务车定位显然不足以让奔腾获得更好的发展,如果在服务、配置组合上奔腾能够更贴近家用车市场需求,奔腾的低价格也许会让更多消费者受益。评论(2) | 给力41不给力6其他类似问题追问
我问你怎么样,给我发这些有什么用。
追答因为这些恰恰在告诉你奔腾车怎么样,如果我只是说奔腾车好,想必你也不会满意!